" />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汪雨萱
近日,“五月天假唱鑒定”話題引爆網絡,讓整個社交平臺再起波瀾,隨后“五月天”和“假唱”的相關話題迅速霸屏,引發廣泛討論。五月天是否假唱,仍需等待官方公布調查結果。與此同時,消費者維權問題也深受網友關注。
進展:正在調查中,結果肯定會官宣
據相關媒體報道,12月4日,上海市文旅局執法總隊表示對此次涉嫌“假唱”輿情高度重視,已按照《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要求主辦方配合調查。五月天上海演唱會的原始視頻、音頻,目前已提交屬地文化市場稽查部門,有關部門將對提供的音視頻內容進行科學測評分析,并公布調查結果。
12月6日上午9點,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以購買五月天演唱會門票消費者身份致電上海市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詢問鑒定結果進展問題,工作人員表示,“我們這邊判斷不了,可以幫您轉交到相關部門,具體需要等他們回復。”問及上海市文旅局電話,接線員表示只能提供各個區的電話號碼,同時轉接的部門會在1~15個工作日進行答復。
隨后記者留下聯系方式,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復電話。
上午11:0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根據市民專線提供的徐匯區文旅局辦公室電話撥打過去,對方表示:“這個不是我們文旅局做的,上海市文旅局執法總隊會有官宣,目前正在處理中,官宣肯定會發的。”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隨即追問,如果五月天上海演唱會確實存在假唱,消費者能否申請退款?對方表示,“要問上海市文旅局執法總隊,事件正在(調查)過程中,我這邊只是辦公室,沒法給你那么多如果(回復)。”
律師:購買黃牛票的消費者很難維權
根據《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營業性演出不得以假唱、假演奏等手段欺騙觀眾。大滄海律師事務所鄭州分所律師吳洪太稱,在演唱會中受到假唱欺騙的消費者,可以向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也可以直接向有監管職責的文化執法部門(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等)進行舉報;在演出舉辦單位拒不賠償的情況下,消費者還可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提起訴訟或仲裁。
演唱會假唱已涉及服務欺詐,按照相關法規,消費者可以退票并要求三倍票價的懲罰性賠償。但也有網友提出,很多歌迷買的是高價黃牛票,這又如何維權?
吳洪太特別提到:“黃牛票往往存在人票不符、票面價低等情況。演出活動中,一旦出現欺詐行為,購買黃牛票的消費者很難進行維權。”
吳洪太表示,“假一賠三”是演出舉辦單位應向消費者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經營者有欺詐行為的,消費者可以主張“退一賠三”,具體到演唱會假唱事件中,這個賠償金額要考慮主張賠償的消費者群體及對應的實際票房收入。
吳洪太建議,消費者今后如果遇到演唱會藝人疑似假唱,要先注意妥善保存門票及票款支付記錄等憑證,這些是維權的基礎。此外,如果發現演出中有假唱情形的,可以及時采取錄像的方式錄制視頻與音頻資料,錄制過程中盡量保證視頻、音頻的清晰,并在退場后及時向文化執法部門進行舉報并提交原始音視頻資料作為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