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疆
今年最強臺風已在路上!
7月27日,中央氣象臺發布臺風紅色預警,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將于7月28日登陸閩粵沿海,或成今年來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
臺風“杜蘇芮”來勢兇猛,兩天內就完成了從熱帶風暴到超強臺風的四連跳。據預測,“杜蘇芮”登陸后將深入內陸北上,給包括河南在內的十余省份帶來大范圍強降雨。目前,中國氣象局已啟動一級應急響應,交通運輸部也將防御響應提升至Ⅱ級。
正值農歷六月,最近幾天,不少河南人都對“六月天,娃娃臉”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剛剛還風和日麗,突然就烏云密布、暴雨如注。伴隨著臺風“杜蘇芮”的逼近,未雨綢繆再次成為迫在眉睫的話題。
目前,國內已全面進入防汛關鍵期,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開始增多。能否重視氣象預報預警,做好緊急避險的準備工作,檢驗著相關部門的底線思維和防范意識。只有科學研判氣象變化和實際影響,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才能做到有備無患。
如何完善相關方案預案,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影響和破壞,則檢驗著各級各地的決策力和執行力。每一次極端天氣來襲,都不失為對公共管理的考驗和檢驗,“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的原則格外重要。 不同地區面臨不同的防汛形勢,承擔不同的防汛任務,因地制宜才能有的放矢。
極端天氣警報已經拉響,面對這場不容有失的戰役,把準備工作做得更足一些,把應急預案做得更全一些,讓應急聯動機制更快一些,才能備足應急提前量,打好防汛主動仗。